在地形上,五股東邊的蘆洲、三重一帶是比較低窪,特別是在十七世紀末的一次地震中,這一區可能暫時為水所浸,因此到了十八世紀初期漢人前來開墾時,五股即可能成為開墾較早的地區,因為五股西面有林口台地,東面為台北大湖,頗符合當時人所說的「勢高而近溪澗淡水者」,這樣的環境會吸引「有力之家」的墾首前來開墾。

  和台北盆地其他地方的開墾一樣,五股在十八世紀中葉以前,大都是處於墾荒、鑿圳的狀態。從十八世紀初起,漢人漸漸移民來台北,到了一七二、三0年代,出現了所謂的業戶主持開墾,他們可能是擅長和原住民打交道的「通事」、有功名的士紳或是在台灣中南部開墾有成的業主,這些人紛紛投入台北的開墾,使得五股平原地區也在這種環境下,由業戶劉和林向武勝灣社買得。

  此時買到的土地屬於荒埔草地,於是就由業主招徠佃人前來開墾,此時的田地大部份屬於旱田,只有少數田地能得水源,成為水田。但是旱田只能種些雜糧如地瓜、豆類等,不像水田可以栽種稻米,賣到比較好的價錢,增加農民收益。於是一七六0年代,在業戶劉和林家族的領導下,和佃戶們共同開闢了一條萬安大圳,還從樹林引大嵙崁溪水來灌溉,這也就是台灣史學者尹章義所稱的「水田化運動」。

  自此以後,開墾活動即步入成熟穩定期,在開墾初期居於領導地位的業主漸漸與開墾活動疏離,褪變成只是坐領大租的地主,甚至家族財產因為不斷分家而分散,如同劉和林家族,在十八世紀時雖然掌握了三重、五股地區的大租、水租收入,但不知何故,很快的消失於歷史中,文獻也沒有記載劉家的去處。

  從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,真正負責開墾活動的人是小租戶與佃戶,這些人的活動也構成十九世紀五股的開墾史。

  到了十九世紀,以漢人為主體的台灣社會已發展成熟,對於開墾活動來講,此一時期也呈現出穩定的局面,台灣各地平原都表現出精耕細作的水稻文化,對農民來講,年復一年的下田耕作,關心的只是水圳的維護、稻價的漲跌,變動最大的,就是土地的購併、轉移。

  田地可以買賣,大租權、水租權也可以買賣,舊日的業戶消失了,代之而起的是大地主,佃農經過幾代的努力,也能躋身成為小地主,五股地區的發展也一樣,此即為十九世紀五股墾殖活動的演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