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壤為覆於地殼最外圈之薄層,是由母質、氣候、生物、地形與時間等五個因子的綜合影響下,經漫長的風化及發育作用,所生成的自然體。隨著地形區的差異往往呈現出不同的土壤分佈。

 

(一)觀音山區

  觀音山區土壤主要為灰棕或淺黃色表土,紅黃色底土,中細質地,土壤有機質含量低,呈強酸性反應,發育自安山岩或安山岩集塊岩,沖刷與風蝕均烈。由於植物覆蓋、侵襲及利用等關係,土層之深度及質地變異均大,土壤質地多粘重構造表層較佳,呈團粒鬆疏易通達;底層多塊狀而結構較密實,一般排水良好,沖蝕狀況則急峻處多嚴重。

 

(二)林口台地區

  林口台地屬礫石層台地,厚達數十公尺,礫石以砂岩居多,因氣候高溫多雨,淋蝕作用旺盛,礫石層上部易受分解,多變為棕色粘土,夾含岩塊較小,最上層已化育為棕紅色土層,呈酸性反應。林口台地紅壤厚約數公尺至數十公尺,係台灣各台地紅壤層中之最厚者,依據粒度組成分析,可分為粉砂、粉粘土、粘壤土和壤土四類型。台地溪谷低處及下游一帶,地勢低平,沖蝕輕微,土壤多屬沖積土,表土多呈暗灰色。

 

(三)沖積平原區

  五股鄉為淡水河左岸沖積平原區,土壤以砂質岩粘版混合沖積土為主,並攜其風化物堆積而成,質地多粘重,屬粉砂粘土,土層較深厚,一般排水不良,底層每呈藍灰色及其他斑紋,呈強酸性至微酸性反應,曾為台北縣主要栽培水稻的農地。沼澤區的土壤結構,上層為沈泥質黏土、砂質粒土及高塑性黏土組成,下層為沈泥質黏土和中間雜挾之沈泥質及砂質土壤或礫石組成。